----保留本網站所有網頁內容之一切權利,引用請註明出處----

 

太極拳-疑難篇

 

眼睛看到都不是真的

從簡單的""說起何謂掤凡是由內而外的力量都是掤所有勁法都不是單一方向或是由單一肢體部位使力而成的

""它實際上跟手是沒有關係只要是;蹬腳手臂抬起來的掤都是部份肢體的力量

用時或遇到重量必定成為頂撞之勢連帶身形歪七扭八這種練法對於健身來說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三焦之氣疏散對於原本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是血上加霜

就鬆而言鬆則通通必透之只要是手臂抬起來的掤表示體內的路徑不通暢且對鬆的基本認知不正確

太極拳的運行流程大致上可分為幾個不同的過程:

路線

順序

結構

身形

意念

心神

有這幾個過程才會有外在的動作

一般看到的""未必就是掤如楊氏太極拳的掤陳氏太極拳的懶扎衣等等很多練時形狀看起來像掤勉強用時則變成肘靠有些人甚至連肘靠都很難"勉強"的用出來其中原因可從"開合"二字談起開合表面上看起來或練起來似乎跟圈有關係事實上那只是表象它的本質在於路線與順序這兩個過程合不起來還是比手劃腳試想連一個動作內在的路線順序都不知道招式能有多大的益義又會有多大的健身效能?

我常對學生說試勁要有三個人何故弄倒一個只是摸著邊而已連騰二個人的重量那才是(各個細節)對了拔三個人的根那表示品質及格品質穩定了再求精良學生在練勁的過程中常常做不好時我的手搭在他身後然後照著我的口令所做出來的效果往往令他自己吃驚為何?因為有流程遺漏而已並非我有魔力只是我看得出你身上動能的流向停在那裡斷在那裡瘀塞在那裡點破就能通了學生經常會很驚奇的問!老師怎麼看出來的要怎麼練坦白說:別問我"看出來"的方法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就像以前師父總是能很明確的指出我的瘀塞處一樣以前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對自己體內的動能感知能力越來越敏銳以後才慢慢體驗到這是鬆透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以前師父一句;這個很簡單那個也很簡單總是讓我覺得師父是不是不願教,而隨便說說,怎麼可能會很簡單,光聽起來就覺得很復雜,我相信本門每個學生也都有同樣的感覺,可是一旦練上手了就會覺得……還真是那麼的簡單。

以前學藝時,重點在於練給師父看,也恨不得找機會讓師父多瞄一眼,有時師父什麼也不說,然後叫我重練幾年前的東西,後來某個問題點,就莫名奇妙的解決了,有時練到一半,師父就過來"試勁",一次是缺少內在的細節,一次對的組合,然後什麼話都不用說自然而然就能懂。

功夫傳承這檔事,並非學招式,不是用說的,也不是一句練久就會了,更非口口聲聲因為沒有放鬆!所以招式比起來不夠柔而已。重點在於師父點出缺點,告之每一個階段性的明確練法 及應該如何修正,而不是老在招式上作文章,但問題是:教的人,該練的東西是不是有學到?練完了?練熟了?練進身體了?常聽人家說"聽勁",什麼皮膚的觸感等等……真要是用皮膚去感應,那是一種"頂抗",硬要說"聽勁",那應先聽出自己的身體那裡不夠通透,那裡斷了貫串再說,聽勁有形,"聽意"則自然,此亦後發先至的關鍵。

練拳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解決體內動能的問題,但是這個層面最複雜,要師父清楚點出現行之盲點,還有每個階段是否正確練上手,也許有人自認自己體悟出很多道理,自創出很多招式,手法等等,或許是摸著了一點邊,但顧得著東邊,卻落了西,一個人的體驗,再怎麼樣也不可能超過各門派中幾代人累積而成的經驗法則。

所謂的傳承,其意義乃是師父一點一滴的提點,修正每個階段的缺失,使各個內在的細節,從觀念懂了,前後通了,架構成形了,勁運身了,意合了,心神到了,這才能算是"一回事"。

很多內在的東西即使所有的心法全都告訴你,你的腦子,因為身體的功力還沒累積到相對的程度,所以認知上幾乎都是往錯誤的方向走,進而導致練出來的樣子似是而非,或是自創發明的功法四不像,為了虛無,不確定的人,事,物,穿鑿附會,浪費生命至極。

我有個好處是:胸無大志,對於練功,小時候只為了幹架,所以只要師父告訴我可以增加功力,就算再無趣,再辛苦我都很專心的練,直到師父說可以練別的為止,練著,練著後來倒也沒那麼無趣,也沒那麼辛苦了,因為練到體內去,感覺與現象都不一樣了,認知變了,體驗深了,功夫就慢慢出來了,成年以後則喜歡那種揮汗淋灕的感覺和那崩炸的快感,40幾歲的現在,則醉心於身意的融合。

因為我的胸無大志,師父怎麼教,我就怎麼練,也不問為什麼,更不會去想有何捷徑,傻傻的練著,練著,功力就漸漸地累積起來了,

因為我的胸無大志,師父以前怎麼教的(心法,功法),除了講解用詞更白話以外,我都照教,不變更內容,因為也想不出比師父所傳授的更實際,明確的練法,至於個人的體驗,感覺等,都會清楚的加以註解,因為傳承下來的東西是根本,個人的體驗可能因人而異,本未不能倒置。用眼睛 去看太極拳,但是看不到自己的通透,斷續處,因此,眼睛所看到的都不是真的………………

在眼睛所看到的情境中,有時如你所見;我轉向左邊,但是我的力量卻是從右方出去,這是"左顧右盼"的現象之一,在拳架中,有它的練法意義,用法上,只是眾多展現方式之一而已,若是天真的認為只是單純字面上,向左向右看,那是百分百錯!

有時身形往後,力量卻往你身上招呼,這是進,退,貫串的用法之一,如果你退得太多,進得太快,身形散了,結構離點了,還是錯!

鬆沈不一定只會往下,因此身形未必要低,往下夠了,就會撐,有撐就會圓,圓就能掤,如果鬆沈只會壓低身形,還是錯!

諸如此類的現象,不勝枚舉………

真時似假,假時……又像是真的,何謂真???

由內而外的動能才是太極拳看不見,卻又真實的磐石。

 

Copyright© 2002- 太極拳丹道武術. All rights reserved.